
北部湾大学钦州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桂媛
会议下半场由北部湾大学钦州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桂媛教授主持。

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亚经济与政策研究院副教授黄谟媛
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亚经济与政治研究院副教授黄谟媛作题为《东盟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异质性与中国—东盟构建高水平互联互通网络》的发言。她指出,东盟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异质性显著。首先,发展水平梯度分化,地理环境差异造成影响,如印尼和菲律宾等海洋型国家排名较高,老挝等内陆国家在跨境基础设施方面有待发展;其次,各国政策、行业走势等各有特点,如越南交通运力需求大、马来西亚交通网完善、柬埔寨扩张码头等。基于此,她认为中国—东盟构建高水平互联互通网络应坚持深化发展融合,共商、共建、共享,构建可持续交通体系,以“基础设施+”模式融合创新,如在印尼推广电动轮渡、中越航空客运联运合作等,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区域合作。

广西社会科学院越南研究所副研究员梁薇
广西社会科学院越南研究所副研究员梁薇作题为《桂柬农业合作现状与对策研究》的发言。她认为,桂柬农业合作成果显著。广西企业在柬投资农业项目,促进双边农产品贸易增长,建设试验站开展技术培训等,合作模式多样,包括农业投资、农产品贸易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合作,带来诸多启示,如以项目建设带动企业走出去、发挥技术核心作用、加强多方合作等。但她也指出,现有合作面临基础设施薄弱、当地农户思维固化、经费不足、缺乏本土高级农业人才、对话机制不完善、品种适应性问题和价格波动等问题。为此,她提出,要出台稳定对话交流机制、助推基础设施建设、共育高级农业人才、实施动态管理、建立智慧农业示范区、构筑全产业链等对策建议,以推动桂柬农业合作进一步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亚经济与政治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姚婕
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亚经济与政治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姚婕作题为《东盟国家人工智能发展初探与启示》的发言。她指出,广西在人工智能领域积极行动,致力于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国际合作高地,而东盟国家虽提出了大量AI相关愿景发展战略,但发展基础薄弱。东盟国家中小企业众多、政治不稳定,整合数据资源不乐观,其发展AI的重点在于开发完整应用场景并本土化。她认为,应围绕应用场景开发适合东盟的AI应用,以结果为导向关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矛盾点,为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合作提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