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通知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 【联盟论坛学者观点⑦】分论坛二“东盟十国国别研究专题探索”(下)

    2025年07月09日 08:30  点击:[]

    编 者 按

    2025年6月14日,第一届东盟区域国别研究联盟论坛在广西大学成功举办。论坛上,东盟区域国别研究联盟正式成立。本届论坛聚焦“东盟区域国别学研究与实践”,吸引了国内近50家高校及研究机构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在报告环节和平行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东盟区域国别经济研究、中国—东盟经贸合作、金砖组织与全球南方发展、东盟区域国别研究的经验做法与特色、东盟十国国别研究专题探索、中国—东盟合作与发展研究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延伸会议成果影响,本公众号将陆续刊载与会专家的报告精要,供各界参阅。


    2025年6月14日下午,以“东盟十国国别研究专题探索”为主题的平行论坛二在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会议室顺利举行。来自全国4家单位的10位专家学者代表从不同角度分享了东盟国别研究的方法、前沿成果及个人心得,为推动该学科建设实践创新贡献了新思路与新方向。

    平行论坛二“东盟十国国别研究专题探索”会议现场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高聘教授、东盟研究院副研究员方礼刚

    会议由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高聘教授、东盟研究院副研究员、《海洋文化研究》主编方礼刚主持。

    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副研究员杨卓娟

    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副研究员杨卓娟作题为《特朗普2.0时代的菲律宾:政策冲击与战略选择》的发言。她指出,菲律宾2025年中期选举重塑其国内政治格局,杜特尔特阵营现转机,马科斯政府重组内阁;对华关系上,菲律宾调整外交姿态,对华释放加强经济合作信号;特朗普政府奉行“美国优先”政策,以关税为武器,外交决策缺乏连贯性和可预测性。她指出,菲律宾通过多元化战略布局,采取“强化外交自主+提升经济多元+防务多方下注”策略加以应对,降低影响。

    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泰国研究所所长王杨红

    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泰国研究所所长王杨红作题为《清末中暹聚焦华人问题的早期订约交涉(1906—1911)》的发言。他梳理了中暹(泰国)订约交涉的复杂历程,即1906年驻法公使刘式训首倡订约后,中暹因华人双重国籍、设领权限等矛盾长期僵持,1907年杨士琦巡洋舰队抵达曼谷施压,1910年华人抗议人头税罢工事件推动谈判重启,但暹罗以“华人已入籍”为由拖延,直至1946年二战后中国国际地位提升才与中国建交。他借此指出“弱国无外交”这一经典历史启示,印证了国家实力对外交的决定性作用。

    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文莱研究所所长潘艳勤

    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文莱研究所所长潘艳勤作题为《文莱研究的探索与实践》的发言。她围绕研究内容作了介绍,即主要聚焦文莱社会文化,尤其关注华人社群(社团、华文学校、庙宇如腾云殿、家庭)及其在伊斯兰君主制国家的适应与传承,同时也涉及马来人社区、中资企业等。她指出,她的团队通过在文莱的广泛田野调查,发现文莱华人既保留中华文化,又融入当地伊斯兰社会的“双重认同”特征,而当地华人的引荐与支持是研究得以开展的关键,并重申田野调查是区域国别研究突破二手资料局限的关键。

    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助理教授朱成林

    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助理教授朱成林作题为《越南“竹式外交”政策评析——以对美经贸谈判为考察中心》的发言。他阐释了“竹式外交”的内涵及特征,强调越南推行“竹式外交”源于地缘压力与发展诉求的双重驱动。他指出越美经贸谈判中该政策面临大国平衡脆弱性、外资依赖型经济结构、国内政治的分歧等挑战,并从现实主义和自由制度主义的理论视角分析了越南在对美谈判中的困境。他认为越南需夯实经济技术实力,减少对外依赖,同时凝聚国内共识,方能在复杂国际环境中实现从“韧性生存”到“自主发展”的跨越。

    广西大学艺术学院助理教授阮加乐

    广西大学艺术学院助理教授阮加乐作题为《当下越南电影的研究现状及其问题》。他指出,越南电影研究存在三大瓶颈:一是语言壁垒导致国内研究多聚焦某些著名导演的个案;二是项目申报因“小国研究意义”认知受限;三是研究范式单一,忽视河内电影制片厂等产业载体。他建议从电影史书写、产业机制分析入手,以《回故乡之路》等译制片为切入点,挖掘殖民历史与文化认同的深层关联。

    最后,主持人方礼刚教授对会议上的专家发言进行点评与总结。他高度认可发言内容展现的多元视角与实践深度,“从黄家生老师的数据实证到朱成林老师的政策解构,大家都在以不同方式触摸区域研究的肌理,共同构成了东盟研究的立体图谱”。他强调,国别研究的本质是“为我所用”,既要像彭程教授那样以史料为基,也要如潘艳勤老师般以田野为桥,在“数据—问题—策略”的闭环中服务国家战略。他以“金字塔尖思维”比喻研究价值,指出区域国别学的“花园”唯有多元共生,才能让研究成果真正扎根现实土壤。

    同时,主持人感谢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搭建的平台,感谢区域国别研究学者尤其是学术带头人的引领,以及青年学者为研究团队注入的力量,希望区域国别研究共同体携手共进,在科研道路上继续前行。


    文     字朱成林

             图      片:东盟院/创发院

    编      辑:颜如晓

    一审一校:陈园园

               二审二校:曹   蕾、罗传钰

    三审三校:梁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