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通知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 【联盟论坛学者观点⑥】分论坛二“东盟十国国别研究专题探索”(上)

    2025年07月06日 08:30  点击:[]

    编 者 按

    2025年6月14日,第一届东盟区域国别研究联盟论坛在广西大学成功举办。论坛上,东盟区域国别研究联盟正式成立。本届论坛聚焦“东盟区域国别学研究与实践”,吸引了国内近50家高校及研究机构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在报告环节和平行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东盟区域国别经济研究、中国—东盟经贸合作、金砖组织与全球南方发展、东盟区域国别研究的经验做法与特色、东盟十国国别研究专题探索、中国—东盟合作与发展研究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延伸会议成果影响,本公众号将陆续刊载与会专家的报告精要,供各界参阅。


    2025年6月14日下午,以“东盟十国国别研究专题探索”为主题的平行论坛二在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会议室顺利举行。来自全国4家单位的10位专家学者代表从不同角度分享了东盟国别研究的方法、前沿成果及个人心得,为推动该学科建设实践创新贡献了新思路与新方向。

    平行论坛二“东盟十国国别研究专题探索”会议现场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高聘教授、东盟研究院副研究员方礼刚

    会议由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高聘教授、东盟研究院副研究员、《海洋文化研究》主编方礼刚主持。

    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黄家生

    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黄家生作题为《以合作共赢推动中国与越南贸易合作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发言。他从边境贸易一线实践出发,提出“四个用”研究框架,即用数据说话、用问题导向、用效果证明、用策略应对。他指出,当前我国与越南贸易发展面临主要问题是贸易不平衡与结构单一、越南输华榴莲面临严重障碍问题、新兴领域特别是电商、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有待拓展,建议推动中越农产品贸易与市场开放合作,以新兴产业合作挖掘中越双边合作空间。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彭程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日语系主任彭程教授作题为《近现代涉东南亚日文史料初探》的发言。他梳理了近现代三类涉东南亚日文史料,即台湾总督府“南洋调查”系列报告书、战后日本对东南亚各国战争赔偿相关史料、战后东南亚国家对华外交日文档案(1946—1972),并介绍了这些史料产生的背景,形成过程、学术价值及其不足等。他强调,第三方视角史料可与中方、东盟史料互证,填补外交史研究空白。

    肇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谭梦卓

    肇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谭梦卓作题为《中国与老挝的金融合作》的发言。她介绍了老挝金融历程,历经殖民时期(19世纪末—1975年)、计划经济(1975—1986年)、改革探索(1986—2000年)及现代金融体系建设与区域融合(2000年至今)。她认为人民币在中老合作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并对未来中老金融合作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建立多元化结算支付体系;二是推进老挝证券市场发展;三是完善金融监管机制。

    广西民族大学老挝研究院副院长黄刚

    广西民族大学老挝研究院副院长黄刚教授作题为《中老命运共同体新版行动计划的实践路径》的发言。他围绕人才培养分享了研究中老命运共同体的体会,指出学术研究要注重田野调查与问题意识,建议构建“多学科交叉+校地联合”培养模式。他以中老铁路开通后贸易规则调整为例,强调研究需动态追踪政策落地效果,避免“纸上谈兵”。

    广西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郑丽萍教授

    广西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郑丽萍教授作题为《蓝色引擎:马来西亚海洋经济与中马合作新航程》的发言。她介绍了“蓝色经济”的三类概念,并分析了中马海洋合作的核心领域及面临的挑战,针对中马合作政策碎片化、技术人才缺口,建议依托东盟蓝色经济框架,推动“数字经济+绿色供应链”协同,强化郑和文化等文明互鉴。


    文     字朱成林

             图      片:东盟院/创发院

    编      辑:颜如晓

    一审一校:陈园园

               二审二校:曹   蕾、罗传钰

    三审三校:梁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