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通知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 【联盟论坛学者观点③】联盟成员研究机构负责人在第一届东盟区域国别研究联盟论坛上的发言摘录

    2025年06月27日 10:16  点击:[]

    编 者 按

    2025年6月14日,第一届东盟区域国别研究联盟论坛在广西大学成功举办。论坛上,东盟区域国别研究联盟正式成立。本届论坛聚焦“东盟区域国别学研究与实践”,吸引了国内近50家高校及研究机构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在报告环节和平行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东盟区域国别经济研究、中国—东盟经贸合作、金砖组织与全球南方发展、东盟区域国别研究的经验做法与特色、东盟十国国别研究专题探索、中国—东盟合作与发展研究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延伸会议成果影响,本公众号将陆续刊载与会专家的报告精要,供各界参阅。

    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杨悦教授

    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杨悦教授介绍了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的建设经验。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作为官方倡议成立的“东亚思想库网络”“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和“中日韩思想库网络”的中国国家协调单位,依托二轨外交机制服务东亚领导人会议,服务中国外交大战略。在中国—东盟研究领域,亚洲研究所成果丰硕:一是立足国家战略,服务外交大局,作为三大智库网络国家协调单位,每年与东盟及日韩开展联合研究,二轨机制获官方重视,同时深化与东盟秘书处等机构合作。二是整合国内资源,构建智库网络,依托三大智库平台,在国内多地建立研究中心和基地,以及根据国家需求设立专项研究基地。三是明确未来着力点,包括夯实理论基础、聚焦服务国家外交需要的主责主业以及着力推动政治学、国家安全学和区域国别学的融合发展。针对联盟发展,杨悦教授建议要共享资源、共谋发展,开放包容加强交流;分工协作、优势互补,构建专业数据库;拓展视野、创新模式,关注域外大国战略、全球议题和次区域合作。

    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副院长顾佳赟

    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副院长顾佳赟作题为《东盟区域国别研究探索:基于北外的经验》的发言。他首先介绍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的基本情况。在语言方面,自1961年以来,亚洲学院持续增设新语种,目前已达31种。其中,东南亚语言占9种,覆盖全部国别官方语言。在师资方面,亚洲学院教师学科结构覆盖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语言学、文学、艺术学、民族学、宗教学和法学等多学科。关于东盟区域国别人才培养模式,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亚洲学院一直在探索复合人才培养模式,从早先的“非通用语+通用语”的语言复合培养,发展到如今的“语言+专业”复合培养。在科研智库模式探索中,亚洲学院尝试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互为补充,要求学院教师以“学术研究”站稳讲台,用“学术研究”服务社会,形成学院内不同圈层相互交叉、共同发力的“学术共同体”。

    贵州大学东盟研究院副教授王勇

    贵州大学东盟研究院王勇副教授介绍到,贵州大学东盟研究院自2013年创建至今始终以“立足贵州、面向东南亚、服务国家外交大战略”为宗旨,定位发展成为东南亚区域国别研究特色高端智库,近年来积极抢抓区域国别学科发展机遇,依托自身作为教育部区域国别研究基地的学术平台优势,结合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国家级一流专业的学科底蕴,整合国际关系、语言学、历史学、大数据、环境科学等多学科资源,构建起“东南亚研究”特色学科集群。尤其是将“东南亚域内外关系与国别史”“东南亚区域国别可持续发展”“东南亚区域国别可持续治理”以及“东南亚语言数据挖掘与教育文化发展”锚定为四大创新研究方向,通过学科交叉融合与产学研协同创新,逐步形成“基础研究—政策咨询—国际合作”三位一体的学科发展模式,为服务国家周边外交战略、深化中国—东盟合作提供智力支持。

    肇庆学院区域国别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于增辉

    肇庆学院区域国别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于增辉作题为《肇庆学院区域国别研究概况、特色与实践》的发言。她介绍到,2022年12月肇庆学院依托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成立区域国别研究中心,2023年区域国别研究中心先后获批广东省社科联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和省教育厅特色新型智库,2024年9月肇庆学院成功获批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学位点,成为广东省首个该学科一级学科硕士点授权单位。她提到,中心立足肇庆作为大湾区对接西南及东盟枢纽门户的区位优势,聚焦新能源、储能、跨境电商等特色领域,深化区域国别研究,学位点下设三个二级学科,其中区域国别专题研究(东盟方向)重点探究东盟社会文化、产业发展,以及粤港澳大湾区与东盟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的产业对接策略。她指出,中心现有教研团队53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8人,80%成员拥有博士学位,年龄结构合理,团队具备多学科交叉背景,多数教师具有海外境外留学或访学经历,语言能力扎实,为对象国研究提供了坚实支撑。


    文     字郑丹丹

             图      片:东盟院/创发院

    编      辑:颜如晓

    一审一校:陈园园

               二审二校:曹   蕾、罗传钰

    三审三校:梁运文